火星之眼相关内容
火星之眼 第1章 “星河1号” 试读
早上六点,我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给惊醒了。电话是发射基地的苏平教授打来的,他让我参加早上七点钟的一个会议,主要讨论飞船发射的一些问题。
我毕业于中国航空航天大学,目前主管航空材料以及太空探测。我在进入基地任职之前,曾给主管基地发射任务的苏平教授当过一段时间助手。苏平是我的导师,更是我事业上的领路人,所以,我们的关系一直相当紧密。
再说一下苏平教授,他也毕业于中国航空航天大学,也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深造过一段时间,他是在世界上有着很高知名度的航天专家。此人中等个头儿,虽说已年龄不足六十,但消瘦的脸上却布满了鱼尾纹和抬头纹。他头上的白发已经超过黑发的一半儿,可见研究这项事业精神压力有多大了。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,在我看来,他就是一个“工作狂”。而这次“星河一号”登陆火星的任务,又像是一块重达千钧的石头一样压在了他的肩上。
此时,我看了看手机上所显示的日期——2037年10月5日。
此次载人登陆火星的飞船被命名为“星河一号”,这也是它的第五次工作了。由于前两次的发射失败,这项计划被推迟了长达半年时间,直到第三次发射才得以成功。我们在2035年10月份的时候,将工作仓、生存仓、燃料等送上了火星,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创举。不只如此,这次的任务就是在火星上建设基地,还要建设一座太空探测雷达,用以接受来自太空的无线电源的无线电波。当然了,这个“天眼”计划建设在火星之上,可以探测到银河系外部的一些情况,这是在地球上观测所无法比拟的。
再说回这次会议吧。
这次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,基地的中高级科技人员都参加了这次会议。会议首先由基地的办公室王煜晟主任介绍了“星河一号”的具体情况:
“我们的‘星河一号’是我们全球研发的最强火箭系统,它的直径达到了9.5米,净高50.5米,采用的是72米的助推火箭系统,它的总体高度达到了122.5米。”
“‘星河一号’的火箭系统助推器采用了33台‘野牛’发动机,这是我们研制的最新一代火箭发动机,它的整体推力可以达到7800吨。由于这是我们首次尝试如此规模的火箭系统,在前两次发射时都出现了意外。第一次是火箭的液氧管发生了堵塞,返航时发生了爆炸,第二次是其中的两台发动机出现了故障,导致火箭箭体发生了异常旋转而失控,现场被炸出了一个大坑……”
苏平教授在听完这个简短的介绍以后,长舒了一口气说:
“当初前苏联也用过此类的发射系统,结果他们发射了四次全部失败,美国也用了此类系统,三次全部失败。好在我们搞成功了,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。”
“这次发射我们将遵循原来的成功经验,加固发射、增加喷水消音装置,发射采用‘热分离’技术,缩短燃料加注时间,优化隔热防护措施,隔热瓦的位置和样式也做了一些改进,助推火箭的格栅舵也做了调整,燃料管道也做了一些调整。目前该升级的都升级了……”王煜晟说。
“嗯,这个举措很不错,目前这个‘热分离’技术也是主流,但是安全系数很高。‘星河一号’的质量太大,采用‘冷分离’技术是有些吃力,这个液氧甲烷发动机也是一种技术成熟的发动机。只要我们细致稳妥地做好这些,再次成功发射不是问题。”苏平说。
“所有的工作我们要提前做好,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。”一位老专家说。
“这次我们登陆以后,我们还要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,先建立基地,以后再逐步开展工作。”苏平说。
“还有半年多的时间,我们就要发射了,对于基地建设材料的问题,我还想说一下。”我说。
苏平看了我一眼,眼神里似乎在期待着什么:
“请讲。”
“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,我们运送这批建设火星基地的材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,成本实在是太高了。我之前虽说研究过此类材料,到这种材料无法突破传统材料的壁垒。我想是不是能够尝试一下其他材料呢?也许我们还会有所突破。”
苏平沉默了一会儿说:
“据我所知,目前国内研究这种材料的只有清华大学的汤海涛教授,他是国内最知名的建筑材料学专家。”
“这样太好了,其实,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在困扰着我。我试图有所突破,或许他就是我们的‘福音’。”
“这个我已经想过了,我们可以去拜访一下这位汤教授,他目前在BJ。”
“您之前跟他很熟吗?”我问。
“打过两次交道,都是在学术研讨会上有过交流,毕竟他研究的那种材料对我们来说,基本上用不上。你的这个想法倒是不错,或许通过他能解决我们遇到的瓶颈。”
我和苏平决定在这个周末登门拜访一下汤海涛……
相关推荐: